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解读
  • 解读《鄂尔多斯市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发布日期: 2020-08-11 14:42:00     浏览次数:82    字体大小: 分享 打印 下载

     

      一、文件出台的政策背景和依据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结合我市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生产实际,制定了《鄂尔多斯市能源局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鄂能局发〔2020137号)文件。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三年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整治油气长输管道安全风险隐患,完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整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法律法规标准不执行等问题。全面彻底整治管道安全隐患,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测检验和风险评估,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损害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各类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和遏制管道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管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三、主要内容 

      严格落实油气长输管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保管保护“双重预防机制和管道完整性管理”,加快建设油气长输输送管道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强化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管控,开展油气长输管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油气长输管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四、涉及范围 

      全市范围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 

      五、关键词诠释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指企业需要有排查治理的制度 

      按照制度排查安全事故隐患,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要治理要落实责任人员,大的隐患需要制定治理方案,治理结果要向员工通报,所有制度、每次排查治理,以及隐患治理通报都要形成档案记录。 

      3、安全生产“五个常态化”工作机制是指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推进安全整治工作、常态化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常态化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常态化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4、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培训部合格的从业人员一律不得上岗作业是指企业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才能够上岗作业。 

      5、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生产“五到位”是指安全责任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6、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是指油气长输管道上方有占压(建(构)筑物占压;大型物料或设备堆压;深根植物占压),间距不足(与人口密集区间距不足、与建(构)筑物间距不足、与易燃易爆场所间距不足、特殊作业间距不足),不满足规范要求的交叉并行及穿跨越(与管道交叉、并行;与铁路、公里交叉、并行;与河流、水源地交叉、并行),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塌陷冻土影响;崩塌水毁黄土失陷影响;地震影响),管道本体及附属设施缺陷(管体缺陷超标;埋深不足;腐蚀防护系统有效性不足),除一般隐患外的。 

      7、管道全生产周期的相关工作是指管道规划建设、安全保护、日常监管、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等。 

      8、油气长输管道“红橙黄蓝”安全空间分布图是指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相关链接:鄂尔多斯市能源局关于印发《鄂尔多斯市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监管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